玄之又玄的劉玄德是否稱的上英雄?
玄之又玄的劉玄德是否稱的上英雄?
玄之又玄的劉玄德是否稱的上英雄? 劉玄德根據出土文獻記載比關羽還小一歲,黃巾之亂起兵後換了好幾個依附的對象,聽說都禮賢下士的接待劉玄德,曹孟德還說出劉玄德是當世英雄的評語,綜觀史書裡的劉玄德是否真的是一個英雄?如果稱不上原因為何? 三國志 武帝紀 ... 顯示更多 玄之又玄的劉玄德是否稱的上英雄?
劉玄德根據出土文獻記載比關羽還小一歲,黃巾之亂起兵後換了好幾個依附的對象,聽說都禮賢下士的接待劉玄德,曹孟德還說出劉玄德是當世英雄的評語,綜觀史書裡的劉玄德是否真的是一個英雄?如果稱不上原因為何?
三國志 武帝紀 節錄
備來奔。程昱說公曰:「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程昱、郭嘉聞公遣備,言於公曰:「劉備不可縱。」公悔,追之不及。
公將自東征備,諸將皆曰:「與公爭天下者,袁紹也。今紹方來而棄之東,紹乘人後,若何?」公曰:「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郭嘉亦勸公,遂東擊備,破之,生禽其將夏侯博。備走奔紹,獲其妻子。備將關羽屯下邳,復進攻之,羽降。
三國志 先主傳 節錄
先主復得妻子,從曹公還許。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先主未出時,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先主未發。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更新: 對於劉玄德的玄有四大疑惑
1陶謙讓徐州,只讓劉玄德,疑惑之一
謙病篤,謂別駕麋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謙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當。下邳陳登謂先主曰:「今漢室陵遲,海內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戶口百萬,欲屈使君撫臨州事。」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壽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內所歸,君可以州與之。」登曰:「公路驕豪,非治亂之主。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見聽許,登亦未敢聽使君也。」北海相孔融謂先主曰:「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塚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與能,天與不取,悔不可追。」先主遂領徐州。
更新 2: 2曹孟德待劉玄德是出則同輿,坐則同席。比起一般人待遇極高,疑惑之二
助先主圍布於下邳,生禽布。先主復得妻子,從曹公還許。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3劉玄德投靠袁紹,袁紹出城二百里相迎且傾心敬重,不太像劉玄德依附倒像袁紹誠心去請劉玄德,疑惑之三
先主隨譚到平原,譚馳使白紹。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
魏書曰:備歸紹,紹父子傾心敬重。
更新 3: 4劉玄德被曹孟德追擊而投靠劉表,劉表是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一個時常投靠他人的劉玄德,劉表竟同曹孟德、袁紹等人一樣的禮遇之,疑惑之四
曹公既破紹,自南擊先主。先主遣麋竺、孫乾與劉表相聞,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綜合上述四點疑惑,劉玄德這個人真是玄之又玄,投靠誰誰都禮遇周到,不太像劉玄德是來投靠倒像去請劉玄德來壯威勢。
劉玄德到底哪裡好呢?充滿疑問?難道真是天下人認定的大英雄還是有其他原因?令人費解。
追蹤 12 個解答 12 檢舉不當使用
最佳解答: 姑且不論陳壽先生所記述的【三國志 先主傳】是否忠實記錄,但我就以陳壽先生所記述的三國志為底本來大致推測劉備先生的性格。
據【三國志 先主傳】所記述到的: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說明了劉備先生不是很喜歡讀書,比起念書更喜好鬥狗、騎馬及音樂和外表的修飾。而少語言表示其人穩重,善下人表示沒有架子能跟任何階層的人仕有所往來,喜怒不形于色表示為人頗富心機,城府甚深。~~由此一段敘述,可以了解到劉備先生跟劉邦先生很可能是屬於同一類型的人物。
【三國志 先主傳】又記述到: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棄官亡命。
可見劉備的外在性格,是屬於直爽型的甚至有點火爆,所以上面長官到來,因為不給予接見(不知道是甚麼原因),他就直闖入長官休息的居所,責打長官,然後棄官逃跑。
【三國志 先主傳】又記述到:數有戰功,試守平原令,后領平原相。郡民劉平素輕先主,恥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因協助青州刺史田楷先生抗拒袁紹先生的軍隊有功,所以被青州刺史田楷先生給予平原相的官職。但領地內的百姓劉平先生看不起劉備先生,不甘心在他下面任事(這段記述沒有提及到劉平先生的地位,但後面述及到劉平先生請殺手刺殺劉備先生的一事來看,足可見劉平先生在平原一帶的權勢及地位甚至能派人行兇於管理地方的官員~~在下推測可能類似今日的黑道地位)因為派去的殺手不肯殺劉備先生,並〝語之而去〞這個語之不知道是跟劉備先生說還是跟劉平先生說。陳壽先生說:其得人心如此,在這句話上,並不能確定說殺手不殺劉備是因為劉備的仁慈還是甚麼而不忍心殺劉備,但並不能說明劉備是得人心的(畢竟劉平先生是反對劉備先生的)
【三國志 先主傳】最後記述到陳壽先生對劉備先生的評價: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托孤于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陳壽先生認為劉備先生〝弘毅寬厚〞,也就是有氣度並且有毅力恆心,為人寬容而對人好。〝知人待士〞能知道用人之道並且善待對方,有劉邦先生的風範,英雄的氣度(所以陳壽先生認為劉備先生是有資格稱為英雄的)。但又說機權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說明了在運籌帷幄、軍事權謀上劉備先生是比不上曹操先生的,所以蜀漢的建立規模沒有構的上曹魏的勢力來的大,不過劉備先生之所以始終都不願在曹操先生的手下任事(就好像執政黨與在野黨的關係),可以看得出,劉備先生看曹操先生這人看得很透徹,他明白感覺的到曹操先生的氣量不夠,沒有辦法容忍自己,所以不僅僅建立蜀漢是為了漢王朝的延續和自己的野心,也是為了躲避曹操先生勢力的迫害。
由以上的文字記載,我認為,劉備先生是很足夠稱得上是為英雄,畢竟以他的氣量跟識人之明還有堅忍不拔的個性,在每個時代,我相信他都能有自己的一片天。
劉備借荊州,劉備的老婆,劉備摔阿斗,劉備孫尚香,關羽,張飛,曹操,諸葛亮,孫權,趙雲,呂布,劉備廟,劉備是景帝第幾代玄孫,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還我劉玄德,劉玄德入贅孫權妹,炎亞綸 劉玄德,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是三國演義第幾回,劉玄德入東吳進贅
請點下圖即可進入網站看更詳細資料
![]() | ![]() | ![]() | ![]() |